1、拉比(Isidor Isaac Rabi, 1898-1988)因发现测定原子核磁性的共振方法,获得了194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探索核力本质和寻找理想核模型的过程中,原子核的磁矩是一个重要的性质。研究发现,原子核的自旋与电子的轨道角动量一样,在外磁场中只能取某些特定的方向,也就是说原子核的自旋是空间量子化的。
2、第1次,美国科学家Rabi发明了研究气态原子核磁性的共振方法,获l94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第2次,美国科学家Bloch(用感应法)和Purcell(用吸收法)各自独立地发现宏观核磁共振现象,因此而获195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3、美国发明家有: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莱特兄弟、亚历山大·贝尔、罗伯特·富尔顿、本杰明·富兰克林等。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米兰镇。爱迪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利用大量生产原则和电气工程研究的实验室来进行从事发明专利而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人。
1、一个在空中匀速的物体其动能不变,势能减少。还有一些机械能跑到哪里去了?由于有空气阻力对其做负功,所以机械能减小。这部分机械能由于空气阻力转化为热能。
2、在地球转速逐渐变大时,支持力N是否一直等于重力?是的。所谓“重力”,是以大地为参考系,观察到的使物体产生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力。以大地为参考系,则地球不存在自转(地表物体无需向心力)、大地是静止的,对于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处于二力平衡状态---支持力恒等于重力。
3、温度是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物体温度的高低反映了物体内部分子的运动平均动能的大小,其宏观概念是建立在热平衡基础上的。所以,内能升高,温度是升高的。物体吸热,内能不一定增加。根据 Q=W+△U,得 △U=Q-W可知,是与“Q-W”之差有关。
分子束是在高真空中定向运动的分子流。美国科学家I.I.拉比等人对近代原子束、分子束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创始性贡献。分子束研究分子反应动力学的思想,创造了新的一代分子束装置。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分子束装置。李远哲被誉为分子束化学真正的实现。
分子束是在高真空中定向运动的分子流。原子束和分子束是研究原子和分子的结构以及原子和分子同其他物质相互作用的重要手段。
分子束外延的英文缩写为MBE,这是一种在晶体基片上生长高质量的晶体薄膜的新技术。
1、相对论量子力学适用于研究具有无限自由度的量子系统。例如一个相对论电子。对于有限自由度的非相对论电子,可以使用薛定谔波动方程。1928年,英国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引入了一个方程式来描述相对论电子。这个方程对空间和时间都是一阶的。它描述了相对论电子的物理性质,如自旋和相应的磁偶极矩。
2、所谓“量子场论”的学科是从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观念的结合而产生的。它和标准(亦即非相对论性)的量子力学的差别在于,任何特殊种类的粒子的数目不必是常数。每一种粒子都有其反粒子(有时,诸如光子,反粒子和原先粒子是一样的)。
3、狭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之间没有矛盾,统一描述它们的理论是量子场论,也就是狭义相对论性的量子理论。广义相对论要求时空绝对连续、光滑。而量子力学所描述的世界是离散的、量子化的,因此与绝对光滑矛盾。这一主要矛盾在量子场论和广义相对论这一层次是无法调和的。
4、量子力学确实是不完整的。但不要绝望……随着量子场论的发展,这个问题在大约四分之三世纪前就得到了解决。量子场论的主要动机之一是创建一个完全与狭义相对论兼容的量子理论。事实上,我们目前的粒子物理标准模型是一个量子场论,因此它是完全(特殊)相对论的。
1、原子束和分子束是探索原子和分子结构,以及它们与周围物质相互作用的关键工具。在固体、液体和稠密气体中,原子或分子之间的距离极小,复杂的相互作用使得单独分子的特性研究变得困难。
2、分子束是在高真空中定向运动的分子流。美国科学家I.I.拉比等人对近代原子束、分子束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创始性贡献。分子束研究分子反应动力学的思想,创造了新的一代分子束装置。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分子束装置。李远哲被誉为分子束化学真正的实现。
3、分子束外延的英文缩写为MBE,这是一种在晶体基片上生长高质量的晶体薄膜的新技术。
4、分子束外延法(MBE)的引入,革新了超薄层材料生长的领域,特别是在能带工程这一半导体研究新方向上。这一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半导体材料科学的发展,为微电子、光电子、超导电子和真空电子技术奠定了基础。
5、没有。分子束外延是一种常用于制备薄膜材料的技术,其过程主要通过在真空环境中将分子束定向沉积在衬底上,分子束外延是在高真空环境下进行的,所使用的材料通常是稳定的金属或半导体元素,所以分子束外延是不会产生有害物质或释放有毒气体的。